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是以应用型建设为办学主体,以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为教学目标,而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是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如何培养贴近企业需求的人才,这也是应用型学院长期困扰的一个难题。为此,工商管理分院师生于2018年5月22日下午在3教517会议室开展了以“学中做,做中学,实践成就高新应用型人才”为主题的师生座谈会。

前几年开始,国家就指出,应用型建设应在“做中学做中教”,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这一提法是对应用型教学理念的高度概括和对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实践证明,“做中学做中教”是适合应用型的特殊性,是适应应用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它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做中学做中教”这一理念的实施,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们能在动手实践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愉快地学习,获取对专业技术的认识、学习,同时能更迅速的掌握技术。
“以训带学”,校企携手共育人才
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最有效的途径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更能凸显应用型教育必须“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本质,更加深刻地反映出应用型教育的“做中教、做中学”的基本规律。东方学院工商管理分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一直致力于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先后海宁及杭州周边等10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同研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教师队伍,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共同开展产学研服务”等。几年来,通过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校企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学校为企业输送了不少人才,学生们在实习中也让自身得到升华。
“边学边做,以赛促学”,白云学子满丰收
学科大赛是由各相关院校的在校学生参加,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应用型能力为目标的比赛,是给应用型院校学生提升自我技术水平及动手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它把在校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比赛,以熟、快、准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达到以赛促学、学用结合的目的。分院的教师如吴志新、万俊、倪霖玲、吴君钧、戴钰慧、张月月等教师积极鼓励号召学子们参加各省、市级学科大赛,让学子们在比赛中边学边做,边赛边学,学子也不负众望,在各类比赛中表现出自己超高水准的实践能力,获得丰厚硕果,展现学院风范。
“做中学,学中做”培养模式,企业认可度高
经过专家论证一致认为,如今企业需要的人才不只是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是在拥有理论基础为前提下,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能将在校所学的技术熟练的运用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应用型素养,拥有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兢兢业业的人才。据笔者调查,分院,将“做中学,学中做”淋漓尽致的运用在课程教学中,该院校培育出来的学生,都获得企业高度认可。根据调查,分院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其中留在杭州嘉兴地区就业的超过6成,很多学生在实训实习阶段就已经被众多知名企业提前预定,甚至在学校举办的招聘会现场。